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 > 李娟:月饼记 正文

李娟:月饼记

时间:2025-04-05 07:28:45 转载源:新闻时刻网 作者:寒风 点击:5560次

又是一年中秋至 且喜人间好时节有人凝望天上的一轮皓月有人品尝手中的一枚小月你最爱吃的又是什么馅的月饼呢?无论哪种,大概都是团圆的味道。“民国女子”在此祝福大家——中秋快乐,花好月圆今日推送李娟作品《月饼记》(选自《记一忘三二》)快来@你的“月饼搭子”吧!临近中秋,小区门口的板栗糕饼店开始做月饼了。路过时碰巧刚刚出炉,喷香扑鼻。忍不住十块钱买了三块,回家啃了三天。好大的块头!关于月饼馅的热议已经过去好几年了。实在不能理解,这有什么好争的?这还用争吗?最好吃的月饼当然是五仁馅的!我认为,世界上,是先有五仁月饼,然后才有中秋节。其他什么豆沙月饼啊枣泥月饼啊椰蓉月饼啊统统是来蹭热度的。如果没有五仁月饼,还过什么中秋节啊。以前生活在牧区,周围的哈萨克牧民们称月饼为“大饼干”。为此我妈曾努力普及过一段时间,为之取了个汉哈合璧的新名称:“阿依饼干”——“阿依”是哈萨克语“月亮”的意思。但大家不接受。好吧,大饼干就大饼干。那时,我家杂货铺里的“大饼干”每块售价一块钱。牧民们都很喜欢吃。但大家都纳闷,其他的饼干一年四季都有得卖,为什么大饼干只有每年的秋天才能吃到?应该叫作“秋天饼干”才对。这个猜测很靠近事实了。不知我妈向大家普及过“中秋节”这个概念没有。我猜那时大家心里一定都在想:汉族人的名堂真多。那时的大饼干统统都是五仁馅的。原料易取,口味大众。没有那么多花哨的种类,也没人觉得单调。大饼干出现在我家货架上时,游牧大军刚好从北方赶到了阿克哈拉小村。等卖完最后一块大饼干,牧人也赶着羊群继续南下,越走越远。得亏月饼只属于中秋节,若是元旦春节端午节之类,就和逐水草而居的牧羊人没啥交集了。再说说小时候的月饼。忘了是两三岁还是三四岁,月饼第一次出现在我的生命里。最初体验一是香,二是硬——感觉就比鹅卵石稍软。不过,也可能因为那时的自己年幼,牙还太软。总之,童年记忆中,小小的自己捧着五仁月饼啃啊啃啊。啃一整天,顶多在月饼边缘留几只小牙印。但就是舍不得放弃,只为那一点点粮食和油脂的香甜。月饼给我的最初印象是硬。以至于后来回到四川,第一次吃到酥松的月饼的时候惊呆了,继而怀疑其正宗性。再后来,有一次在新疆博物馆参观吐鲁番干尸时,才突然明白过来……新疆为什么盛产木乃伊和葡萄干?干呗。所以,小时候吃到的那种月饼,其实是月饼的干尸。往期热榜文章推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